官员“雷人仪式”暴露出什么?

发布时间:2015-04-13 09:07:56 中国文化网

 

  今年清明节,中原某城市举办所谓“传承薪火民族习俗”,身穿白色礼服的女使者头戴花冠、手持火炬、点燃圣火、放飞鸽子。清明节本是祭奠先人、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但如此充满“希腊风”和奥运气质的仪式因其不土不洋、不古不今引发众多网友吐槽。近些年类似的雷人仪式有不少,去年某县18名副科级干部上任前集体“金盆洗手”就是一例。此外,各地举办的祭孔大典的仪式也曾被舆论批评为不伦不类。(《人民网》,4月9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却逐渐被忽视、被遗忘,甚至被他国据为己有,国人这才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又纷纷掀起传统文化“热”,一时又闹出许多故事来,其中不乏各种“雷人仪式”。

  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本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应该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何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其最终暴露出什么问题,实在是值得深入反思。

  一是暴露出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之上。一些官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对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把握,最终浮于形式,甚至连形式也搞得不伦不类、不洋不土,因而达不到实际效果。而领导干部之所以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疏于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的海洋是无止境的,学习的道路也是没有止境的。一些领导干部借口工作忙,压力大,忽视了对知识的学习,因而停滞不前,难以提出长远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也就难以促进地方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二是暴露出领导干部畸形的政绩观。一些官员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往往以“大工程”、“大项目”、“大活动”、“大仪式”等等来衡量自己的政绩,因而在设计仪式时一味贪大求洋,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求好看、不求实效,最终弄得“四不像”,不仅没有赢得群众称赞反而贻笑大方。

  三是暴露出官员不“接地气”。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仪式的形式也是要随着时代和生活方式而变的,若是一味照搬古人的形式,也就不符合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潮流了。说到底,官员举行仪式也要“接地气”,太过“高达上”的仪式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编辑: 来源:中国文化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