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严治党,“严”的对象是干部,“治”的正是干部手中权力。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就应该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权力来自于人民,也只能用来为人民利益而动。因此,要从严治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好手中权是关键。
树立正确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就是要明确“家财”和“国计”的关系,在使用权力过程中要切实履行担任起责任和义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在某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上必须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在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定的立场。
坚守思想道德底线。干部特有的社会职业属性决定着它的不平凡。作为一名干部,应当,也必须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为百姓谋福利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个人名利地位,乃至。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要站得稳脚跟,不为名利而折腰。要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刚直不阿的清正廉洁观来守住信仰。在思想上竖起一道坚固的防线,绝不能因为一念之差而遗恨千古。
提升防腐拒变能力。“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重要形象,一旦出现污点,前面的所有功劳将瞬间化为乌有。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位,无论身兼何职,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要自觉切实提高自律能力,提升防腐拒变能力,牢牢把握好自己,守住自己,以实际行动塑造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作为党员干部,而又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待权力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经常躬身自省,扪心自问,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把好手中权力,切实为人民服务。
(文/贺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