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贿”也难遮腐败之羞

发布时间:2014-10-30 20:02:13 中国文化网

 

  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因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日前被提起公诉。现年60岁的倪发科,被起诉收受和田玉价值1200万元,帮人低价购买探矿权,挪用国家保障房用地指标;20多次收受贿赂,从财政中挪用6亿元对矿老板“超常规奖励”……在倪发科“权力圈”中,安徽六安市、国土系统、地矿系统的多名厅级官员因贪腐获刑或受审,他们为“矿老板”非法获利提供帮助,致国家财产损失接近19亿元。(10月30日,《新京报》)

  为搭上倪发科这趟权力腐败的快速列车,投其所好,不惜重金买他心头好,于是要想攀上倪发科不盛行“雅贿”不行,为何“雅贿”如此盛行,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比收受现金更加隐蔽;在物品价值鉴定环节上,因为专业性强,办案机关处理起来更为复杂。

  送香车豪宅太惹眼,容易被发现;送真金白银太露骨,收受时心里难免顾忌。于是乎,官场“雅贿”之风迎面吹来。像倪发科这样因为爱好而收受贿赂的案例并不在多数。大多数情况,是为了转移视线、满足贪欲,受贿者本人并不具备对收藏品的鉴别能力

  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行贿的物品发生了变化,而且够时尚,又有收藏价值,所以行贿者觉得体面,受贿者又可以坦然接受,这可是两全其美的事。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时刻警钟长鸣,不管是真的风雅,还是附庸风雅,都必须牢记严于律己、清正廉明才是为官之道。

  事实上,贿赂没有雅、俗之分,把“雅”字强加在“贿”或“贪”的前面,不过是想粉饰自己的非法行为罢了,但都是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的体现,都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践踏,其危害非但不比“俗贿”小上丝毫,反而因其隐晦巧妙、欺人耳目更难于防范。

  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到质的转变过程。根据犯罪学的破窗理论,受贿数百万乃至上千万,都是从受贿数百元甚至受贿几十元开始的。就此而言,我们要做好反腐工作,就必须对官员明目张胆的贿赂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特别是对善于化妆隐蔽的“雅贿”更是如此。(文/孙怡)

编辑: 来源:中国文化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