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还得继续“晒”

发布时间:2014-10-30 20:00:56 中国文化网

 

  16个人的单位,去年公务接待开支35.65万元,算不算高?去年杭州仅仅买垃圾袋就花了8000多万元,为何未在决算中见到……昨天,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杭州市人大财经委关于2014年部门决算重点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10月29日,《今日早报》)

  公务接待开支一公开总会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也可见公开的重要性,在阳光下接受监督才能有效杀灭隐藏在财政开支中的腐败细菌。要真正控制好公共财物的支出,就得从公共财政的投入这个源头开始,三公经费公开。除了国家军事机密、外交机密、商业机密之外,属于三公消费的这个预决算报告彻底地公开透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民群众会监督,机关内部的群众也会监督,想滥用权力,随意挥霍三公经费也难。

  现在的难点在于公开落实难,或者公开的内容不是整个执行过程的公开,是一个结果的公开,我们看不出这里面存在多大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从源头解决,就是三公经费的使用和预决算的情况需要公开。

  “三公”公开连着两头,一头是政府部门,一头是人民群众。让经费信息在透明平台上公布,其实就意味着接受社会监督,让百姓参与来确保资金用得好、用得节省。在改作风过程中,中央也一再强调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要勇于接受监督,同样重视社会参与的作用。因此,“三公”越公开,政府越透明,百姓心里就越有谱,改作风也就越有力度。

  不管公开还是监督,都不是简单的信息供给与反馈,而是体现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只有经费公开透明才能消除公众的疑问,让人们理性看待“三公”经费的增减,增进对公务活动的理解。同时,这也有利于进一步约束政府花钱,让公务消费更加节俭务实。(文/孙怡)

编辑: 来源:中国文化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