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邦:《涟水谣》创作谈

发布时间:2022-02-14 14:49:24 中国文化网

 

A0E281EA54924A3966B7356F8B44C60A.png

我写长篇散文《涟水谣》,是沉重的,也是幸福的。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河,叫涟水河。它是湘江的一条支流。河的两岸,人杰地灵,田园如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莲荷盛开,稻花飘香。这里的人民纯朴、善良、团结、友爱、勤劳、勇敢。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辛勤耕耘着这片土地;他们和睦相处荣辱与共,珍惜每时每刻的安宁与自由;他们感恩大自然风调雨顺的赐予,憧憬和向往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的祖辈就在这涟水河畔,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迎着朝霞,守着月光,劳作,交往,繁衍,生存,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休戚与共,也与这条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树欲静而风不止。风雨的摧枯拉朽,冷暖的更替轮回,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涟水河畔也毫不例外。

这里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无不在社会演进、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唱符合自己个性和特点的曲目,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有声有色、凄美悲壮、生动深刻的人间活剧,赋予这片土地、这条河流不同凡响的时代印记,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和绵长的教益。

我的童年、少年在这里度过,是伴着涟水谣长大、走出来的。对于我来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都生死相牵、血肉相连,格外地温馨与亲切。我的家庭、我的亲人际遇的种种坎坷和层层棘篱历历在目,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多少年来,每当我因为生活或者是工作上的事引致烦恼或激动,躺在床上瞪大两眼夜不入眠时,耳边就响起那儿时飘荡在屋前房后、山间地旁的涟水谣,那份纯真,那份质朴,那种与世无争,那种与人为善,那些纠纠葛葛、凄凄悲悲、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叩击我的心扉,扰动我的心际,涌动在周身的血液里,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在那个时代,他们的酸甜苦辣和喜乐哀愁,遭遇的种种艰难与不幸,让人刻骨铭心,有一种锥心的痛。是他们的错?不是!是时代的错?也不是!是这片土地、这条河流的错?更不是!这无需有解,也不应该去求解,这是人类生活与生存应有的熬炼与淬火。

我无法克制自己不去触碰、不去回忆、不付诸笔头那些人、那些事,惟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人及人的生活中最根本、最珍贵也最需要的真、善、美记录下来,让它传承与延续。

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选项和解答。

由此,《涟水谣》的画面一幕幕在眼前闪现,人的生活的不易和人性之美充盈其间。当我将那首童谣落笔纸上时,我长嘘了一口气,顿觉一身莫大的轻松,也算是了却我沉积已久不负这片土地、这条河流养育之恩的心愿!

最后,我还要表达的是,我的散文《涟水谣》,也连同我的情感,能见诸《北京文学》,是一种荣幸。在这里,我要衷心地感谢《北京文学》编辑老师们的提携和抬爱!希望《北京文学》越办越好,成为倡导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衔高地!

作者简介:

刘克邦,文创一级,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批资深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散文集《金秋的礼物》《清晨的感动》《自然抵达》《心有彼岸》4部;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山西文学》《安徽文学》《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海外文摘》《芙蓉》《创作与评论》《湘江文艺》《文学界》《湖南文学》和《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财经报》《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湖南省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湖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财政部征文一等奖、中国作家杂志社征文一等奖,中国财政杂志社征文一等奖,长沙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涟水谣 创作 刘克邦

编辑: zhangxin 来源:壹点网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