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0月27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摘自凤凰网)
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在历经各个王朝统治时期,各种法规典律制定了很多,但都是为一个王朝统治服务,都是在皇权之下的典律,主要运用于一般百姓,约束一般百姓的行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很好的表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也说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只是人民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单相思。封建王朝的统治,从来就是人治大于法治。
《韩非子 有度》提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强者国强,奉法者弱者国弱。可以看出,追求依法治国,让国家富强,从古至今,都是有识之士的追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等,都是探索改革和法治的典型例子。
从封建王朝过渡到民国,由于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动荡和战争,国家一直没有能够脱离封建思想的影响,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解放后,面对西方国家和苏联社会阵营的相继封锁,国际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仍然进展不大。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同时,国际国内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家的法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相继制定了300多部法律,以及上万部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同时,国家的立法机构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为依法治国打下良法基础。
依法治国,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国家基本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正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项事业等高速发展的中国,依靠人为的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必须要靠统一的法律天平来公平的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有序的推进社会的发展。
面对新的社会阶段发展,各级干部必须要将依法治理作为基本理念。以往那种一把手水平决定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做法,在日益复杂的利益纠葛面前,已经显得无法应对,按照法律办事,做到依法行政,应该是有序实施政府行政和社会管理的最佳途径,也是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最基本准则。(文/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