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长江》上海站收官,以诗酒之名,共话新时代长江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2-09-20 14:31:44 中国文化网

漫步黄埔江畔,共话东西文化,探寻诗酒传承。9月19日至9月21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 2022年“从源头到大海”诗歌之旅收官之站走进上海。

上海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文汇报》副总编辑缪克构,旅法华裔诗人张如凌,诗人、翻译家、文学博士、法国“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树才做客《诗酒长江》对话节目,溯源长江文明,畅谈上海流变,就中法城市文化、诗酒文化、美食文化之间差异展开深入交流,探寻新时代城市发展脚步,聆听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

▲从左到右:诗人缪克构,旅法华裔诗人张如凌,诗人、翻译家树才

缪克构:“开放、创新、包容”精确地概括了上海的城市品格,这对城市诗歌也有着引领作用

滚滚长江孕育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国际大都市及新诗发源地之一。诗人缪克构谈到:“开放、创新、包容”比较精确地概括了上海城市的精神和品格,这对文化、诗歌都有引领作用。”

他介绍,早在1917年,中国最早的《白话诗八首》(胡适作)就发表在《新青年》,这是中国白话诗的开山之作;1920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1922年中国最早的诗刊《诗》是上海创办;同年,中国最早的新诗年度选本《年选》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发行,在体例上首创了新诗“年选”的体制,并开创了既“选”又“评”新诗的选例。

“上海是一座开放、创新、包容的现代化城市,应该有元宇宙、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把握时代脉动的城市诗歌,不应该只有传统意义上的乡愁、都市、情感类诗歌。” 他指出,城市诗歌是上海显著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个诗人靠旧有的经验很难把握当下城市题材的诗歌写作。

张如凌:一个城市的文化延续还是要有自己的文化传承

旅法华裔诗人张如凌谈到,“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城市,能够容纳所有文人才子和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这是上海的特色。”

她回忆说,1991年,浦东还是一片稻田。当年她怀着极大的热情带着法国建筑师团队来到上海发展,看着浦东能有今天的辉煌,她从内心感到骄傲,也为当年能够参与陆家嘴城市规划,感到欣慰。

“虽然塞纳河是一条非常秀美的河流,她穿过巴黎,把左岸和右岸文化的差异作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分割,但是我们这条黄浦江还是最令我割舍不断的。” 张如凌深情谈到,中国人对故土的眷念是超过全世界其他民族的,或许因为我们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我们的民族给了我们这个气魄,足以让我们念念不忘。

她强调,一个城市的文化延续还是要看这座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能一味地模仿,还是要有自己的文化传承。

树才:没有上海的现代觉醒,整个中国的发展也无从谈起,无论是文化,还是诗歌

诗人、翻译家树才谈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几乎是同步的,没有上海的现代觉醒,整个中国的发展也无从谈起,无论是文化,还是诗歌。” 他谈到,长江从三江源奔流而下,一直到了上海,然后又扑向更加辽阔的大海;诗歌也一样,从每一个诗人所在的城市、所在的时代,慢慢奉献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汇集到世界诗歌的大海里,给我们带来新的未来。

他表示,“上海这座城市从酒文化的格来说,印象里她不是一座浓烈的城市,她是时尚的、优雅的、婉约的,丰富多元且包罗万象的,不论是白酒、红酒、还是黄酒,都应有它的位置。”

谈及诗歌之旅的感受,树才坦言,“‘从源头到大海’一路下来,从首站青海西宁感受西北诗歌的壮阔,到四川西昌读懂彝民族雄鹰、火焰的古老意象,再到湖北武汉体会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又到江苏南京聆听六朝古都历史的回音,此次走进上海,更感受到城市诗歌的多元魅力与活力,让我听见了大海的回响,看到了诗歌未来更多的空间。”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是一项推广普及诗歌文化、促进国内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型文化公益活动。自2017年起,发源于长江上游中国酒城四川泸州的中国名酒企业泸州老窖连续六年承办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面向全球传播中国诗酒文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为响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开启了一场长江文化溯源之旅。《诗酒长江》对话节目跟随着“从源头到大海”诗歌之旅走进了西宁、西昌、武汉、南京、上海,走访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推动不同城市诗酒文化交流互鉴,以诗酒之名,共话新时代长江文化传承,共同开启了长江诗酒文化新旅程!

标签:

编辑: 来源:中国网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