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的故宫,2000年的敦煌,发生大事了

发布时间:2021-09-19 22:15:22 中国文化网

华夏儿女的乡愁,又到了得以消弭之时。

中秋将至,河南卫视又在憋大招。

从春晚爆火的《唐宫夜宴》开始,河南卫视频频出圈,在每个不同的中华传统节日都糅合了科技与艺术,将大家带回大唐盛世的种种繁华。

与此同时,另一场科技与文化的盛宴——“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

这是故宫与敦煌时隔70年后的“再次牵手”,这样的大事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机会遇到。于是9月17日开展当天,话题立刻冲上了热搜。

众生凝望,时光在此鞠躬致敬。

炫目的殿宇、华丽的服饰、高耸的造像、胡姬的舞步、飘逸的飞天……

身处现代的我们回溯它的时候,我们凭什么召唤这段瑰丽的历史?或者说,是什么为我们保留了如此精美的民族记忆?

关于唐朝的一切,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在河西走廊的深处——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这座城市几乎与中国每一个盛世相关。从汉武帝开始,这里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经营丝绸之路的基地,并在唐朝画下最淡定的一笔。

文物是文明的掠影,文化是盛世的精魂。

有了敦煌的记录,盛世文化才得以凝固,并在千年后得以鲜活展现。在那一面面莫高窟的墙壁上:有商人的都市,有华美的舞步,有悲喜与骄傲,有迷惘与天问,如是种种、影影憧憧,沉入文明的祖脉。

关于敦煌,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公元907年,唐覆灭之时,以敦煌为据点的归义军并未放弃抵抗,直到1035年才被西夏所覆灭。期间归义军在敦煌大兴教育、传承儒学,尽可能将文明的火种向前多延续一点。

彼时并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归义军的坚持,更多来自文化的归属与感召。

宋元明沉浮之后,再回首已过600年。

1662年,紫微独座,百官朝供,8岁的康熙登基金銮殿。随后鳌拜、肃朝纲、复内阁、三藩、收台湾、挫败沙俄、三征噶尔丹,开启古代中国最后一个盛世。到了乾隆年间,中国疆域达到历史最广,盛世武功、风光无两。

随着历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发现康乾之盛并不在军事,而是文化复兴。

故宫高墙之内,康熙本人亲自找学者编纂百科全书,小说、诗歌、传记、辞典大量刊行于世。

1753年,在乾隆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终于编成了《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堪称中华传统文化存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文明落于纸上、封于卷中、流传四海。

根植于盛世的中华文化,在极致的巅峰,丰饶补给着人类文明进程。

每个文明的盛世,都有相似传承与发扬。

彼时科技的力量有限,记录文化的过程极尽艰苦。1600年前,无数僧侣与信众用简陋的工具,敲碎冰冷石壁。洞窟外,坊市开了又停,戏台搭了又拆,浮生碌碌、电光火石。人们用余生绘图造像。那片山岗,最后凝结为莫高窟。

如果说敦煌莫高窟是对盛世文化的完美复刻,故宫里的《四库全书》则是对中国千年历史与文化的一次系统梳理。

造纸术与印刷术经历无数次迭代之后,于清朝已臻于大成,也让记录变得没那么辛苦。

据故宫文渊阁藏本,《四库全书》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换做唐朝的敦煌,这是无法想象的浩大工程。

无论是敦煌还是故宫,这些文化的精华皆浮现于盛世,最终见证了盛世,继承了文化。

最早开凿于366年的敦煌莫高窟,通过壁画,留住了盛唐意象。始建于1420年的故宫,见证了同样波澜壮阔的历史。收藏于故宫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则是用文字手段,梳理了千年的历史文化。

当下,盛世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逻辑隐隐浮现:莫高星悬、宫城恢弘。飞天胡旋、丹陛盘龙。因为科技的进步,敦煌与故宫牵手了,它们所代表的两大盛世交叠,饶有意味。

故宫和敦煌,600多年和2000多年的两个传统文化代表,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当下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代表

截至2021年7月,故宫博物院微博粉丝已达1000万;“云游敦煌”小程序访问数则4400万人次。同时,双方更是在不断出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年轻起来。

古老与活力,为何故宫和敦煌都能过做到无缝结合,答案也在这场时隔70年后的联展中。

此次联展是一次真正的“云”展览。在举办线下展览的同时,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分别在“数字故宫”、“云游敦煌”小程序中推出线上展览,通过数字技术,让万千大众足不出户就能云上逛展。

线上展厅还精选了包括大月氏简、胡腾舞铜俑、金累丝嵌珠凤妃冬朝冠、刺绣画都督府人礼图、步辇图卷等珍贵文物,动动手指就能详尽了解文物的生、年代、独特

在故宫展厅和敦煌莫高窟,当游客拿起手机,用微信“扫一扫”对准九色鹿和石狮子的雕塑或者相关文化,选择识物,就可以收到一张来自云端的明信片,当然你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物图片,配上应景的文字,定制明信片送给其他人。

这个线上线下无缝交流的“云”展览也让我们看到,科技在保护文物,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洪荒之力。

2015年6月6日,巴米扬大涅槃重生,远在50公里外的人们都看到了它的光芒。

让大“活”过来的,是来自中国的张昕宇、梁红夫妇,利用高流明的投影仪,将影像直接投在建筑或者一个实体上面,投影内容和建筑实体结合在一起,产生逼真动态的效果。

项目完成后,张昕宇把价值10万美元的投影器材和可供机器使用400小时的配件捐给了当地政府。他希望告诉当地人,中国人带来的不止商机,还有文化。

此后,包括敦煌研究院在内的多家中国机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富汗文化部、巴米扬政府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数次点亮巴米扬大,也数次在当地点亮了文明的火种。

文化遗憾与科技弥补的情节,反复上演。

2019年4月15日,一场大火烧掉了巴黎圣母院的穹顶,文物界扼腕叹息。

好在从2011年开始,已故建筑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曾利用激光扫描技术精确地记录圣母院的全貌,耗时数年最终收集了超过10亿个数据点,可以最大程度还原大教堂面貌。技术生成的模型能展示出大教堂最微小的细节,误差只有约5毫米。

重建绝非易事,但“存进硬盘里”的圣母院至少给我们留下了希望,让后人还有机会一睹它曾经的样子。

相比巴米扬大和巴黎圣母院,敦煌和故宫何其幸运?

隐忧亦存在。故宫的砖木结构,还能抵挡多少个600年的雨打风吹。年长的敦煌更岌岌可危,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敦煌,可能经不起下一个千年。

1)保护,风流从此不再雨打风吹去

面对不可逆的时间,专家和保护工作者们一直不遗余力地保护和修复着古老的文明,而腾讯也将科技的力量从多方面持续注入敦煌的保护中。

从30多年前开始,敦煌研究院就致力于敦煌的数字化采集,迄今完成了超过200个洞窟的采集工作。但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和修复。

敦煌石窟有超过4.5万方米的壁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研究人员们成功修复了其中5000多方米的病害。

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成绩了。因为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是一件工作量难以想象的工作。

单单实施修复之前,需要搞清楚壁画病害的类型、位置和面积。比如,相对于10方米的壁画病害调查,从前期拍摄,到图像处理、导出、CAD绘图,按照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计算,大概最少需要96小时。

目前,敦煌文物专家和腾讯多媒体实验室一起,通过深度学敦煌壁画病害数据,形成自动识别并添加图示的一整套算法,打造出高效的AI壁画病害识别工具。虽然现在还在初期,但是在识别壁画残损、颜料脱落上,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效。

2)连接,有生之年看尽文物不是梦

中国幅员辽阔,看尽大大小小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定是冗长的清单。光一座故宫,里面宝贝就浩如海。

全球博物馆藏品结构都是金字塔型,珍贵文物只有塔尖一点。唯有故宫,珍贵文物占了93.2%。中国4700多家博物馆,珍贵文物401万件,故宫一家占去4成多。

故宫文物很多,当年故宫人全体动员,对馆藏文物进行一次清理就历时7年。而按照故宫的布展周期,普通人一辈子也未必能走马观花浏览186万件文物的十之一二,更别说沉浸式研究与把玩了。

但是,“数字故宫”让普通人与历史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迄今,至少有10万件文物通过数字技术焕发新生,其中不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珍贵文物。

未来,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会越来越丰富,在有生之年遍览故宫文物不再是梦。

3)传承,薪火相传聚众望成希望

莫高窟220窟画了一幅意味深长的场景:大型胡旋舞场景中,出现三处大型燃灯。灯轮边,一尊菩萨蹲在地上,一手将刚点燃的灯递给另一尊菩萨,放置到灯轮上。

这是敦煌,也是中国文化的意义所在——薪火相传,便是一灯传下一灯。

科技终究只是手段,文化传承终究要靠人的连接,唤醒人人传承的意识。

2013年,故宫收回了文创产品的主设计权,第二年就推出了“朕知道了”折扇、朝珠耳机、“六百里加急”行李牌等爆款文创产品。

故宫还充分利用各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技术和网络渠道宣传推广故宫文化。通过游戏,故宫珍藏的宫廷服饰、配饰及其背后丰富的内涵,都通过游戏的方式,有趣地呈现给年轻人。

一针一线,一丝一缕,每个细节都进行了忠实还原;宫灯、摆件、家具,每个道具也都来源于故宫的实物。那华服上历经千年不褪去的色泽,正是我们血液里流淌的高级审美。

同样高级的还有敦煌,年敦煌研究院将壁画做成壁纸,流露出无处不在的高级。

这几年日本、北欧主打的冷淡、极简、素色大受国人追捧。殊不知这样的画风正是中国千百年前的原创。

是的,故宫和敦煌颠覆了人们的印象。

如果说敦煌莫高窟让唐朝文化薪火相传,四库全书则对过往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利用当时的技术,将其变得更易于发扬光大,那么当下,数字、云、AI技术,就是在将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推向更深远、更宽广的维度。

这个意义上,科技让文化瑰宝实现重新梳理与汇集,相当于科技时代的修订“新四库全书”。

盛世文化的传承,方式在发展,但本质没有变,这正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在西方主流叙事中,中华文化一直是“他者”。古代中国是诗意的想象,而对代中国则相当不屑。在欧洲部分大学,有关中华文化的研究,长期停留在风水和五行,而千年沉积的文学、哲学、法度、道德却被忽略。

但这个现象,正在改变。

接下来的舞台,正如故宫和敦煌所展示的,中华文化不会只是“他者”,将大大强化文化主体、主动讲故事。

文化赋予时代气质,科技给予时代力量。

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无可争议的崛起。接下来的,面对全球化浪潮下的竞争与融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已势在必行。

当下科技+文化,让历史中的一切盛世交叠于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隐喻:不仅要传承与重现盛世,还将孕育更大更新的盛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