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新版《抬花轿》唱响清华大礼堂

发布时间:2017-01-19 09:17:28 中国文化网

  《抬花轿》唱响清华大礼堂

  受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和清华大学学生中原发展研究会的邀请,1月15日下午,在历史悠久的清华大学大礼堂,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清芬老师携亲传弟子、河南豫剧院二团崔慧敏,河南豫剧院二团青年演员王馨帅、程亚北、魏永奇、李腾飞、白璐、裴白歌,化妆师李向英等,助力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新春联欢会,为在场的1000多名北京观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豫剧大餐。

\

\

\

\

  豫剧《抬花轿》,主要讲述了,明朝永乐年间,新科武状元和当朝四品官周定大人的女儿周凤莲订下终身。迎亲之日,周凤莲刚考中新科文状元的义弟周进宝送她出嫁到邱府。周进宝在邱府内惊异地发现一丫环竟是自己跳河身亡的定情妻子王定云。可定云担心如今他俩地位不同,二府双亲不会答应。周凤莲劝说公婆、爹娘,为他们重搭鹊桥,最终使爹娘抛弃了门第观念,促成了王定云和弟弟的美满婚姻。

  该剧剧情曲折,结局圆满,充满人生奇遇,唱腔和表演又经过众多名家演员的加工提高,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成为豫剧花旦的看家戏和中原百姓最喜欢的一出戏。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浙江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将《抬花轿》拍成戏曲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

  河南豫剧院二团青春版的《抬花轿•梳妆》,突破了传统戏曲观念,将戏曲程式与现代舞蹈元素完美结合。在清华大礼堂现场,周凤莲婀娜多姿、俏皮可爱、顾盼生姿,将新娘子出嫁前的人物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演技,引来观众掌声和喝彩不断。

\

\

  接下来,受邀盛装上台的王清芬老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大祭桩·哭楼》,如泣如诉、酣畅淋漓,现场掌声不断。当唱到“黄桂英我的主意定”一句时,吸收花腔女高音的高亢有力的大拖腔,顶到最高点落在“定”字上戛然而止,观众为之震动,为74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旺盛的艺术活力而赞叹不已,全场气氛到达高潮。

  一悲之后又一喜,王老师又以一曲轻松幽默的《抬花轿》选段,赢得了观众的会心一笑。

  压轴节目,《抬花轿•坐轿》,生动描述了在迎亲抬轿过程中,大家闺秀的小姐周凤莲在丫环的搀扶下,坐进了披红挂彩的花轿。三声炮响,花轿启动。年轻调皮的轿夫们喜气洋洋地抬轿前进,由于路途不好走,多了些颠簸,周凤莲误认为轿夫们故意捉弄自己,于是和轿夫们较劲,经过一番"舞斗",双方误会解开,皆大欢喜,轿夫们兴高采烈地抬着新娘子行走在迎娶的大路上……

  轿夫精彩绝伦的跪步、搓步、滑步、踢踏舞步,周凤莲优美的舞步、醇美的唱腔,相映成趣,看得在场观众如痴如醉,演出到达了高潮,掌声此起彼伏。

\

\

  豫剧艺术,重在刻画苍生百姓喜怒哀乐,鲜明风格和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表演结束,现场观众纷纷表示,以前很少看戏曲,头一次知道原来豫剧艺术如此震撼,为中原文化点赞,通过这次演出,他们以后会对戏曲越来越感兴趣。演出圆满成功,精彩无限,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浅谈豫剧艺术继承与创新”座谈会

  在下午的大礼堂演出之前,2017年1月15日上午,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和清华大学学生中原发展研究会还在清华大学新水利馆209会议室召开由河南豫剧院二团豫剧名家—王清芬老师主讲的“浅谈豫剧艺术继承与创新”座谈会。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崇厚教授、北京社科院单许昌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秀坤博士,戏迷代表乔翱东、武钢等专家老师,清华大学中原发展研究会骨干宋晓甜、余瀚博士等参加了本次座谈。座谈由经管学院杨朦晰博士主持,他分别从王老师的代表作《风雨情缘(大祭桩)》、《抬花轿》和夺得梅花奖等三个话题,组织王清芬老师与大家交流互动。

\

  首先,王清芬老师介绍了豫剧具有“唱腔铿锵大气、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鲜明特点,并对豫剧旦角各大流派的艺术特点进行了生动介绍,对各位前辈艺术家的艺术表达了充分尊敬和喜爱。

  王清芬老师认为,艺术发展要充分吸收前辈大师艺术养分,融汇各种艺术门类的精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不断创作出符合规矩但不拘泥于规范的艺术作品,只有这样,传统戏曲艺术才能生生不息,发扬光大。也正是秉持着这样的艺术创作观念,王清芬老师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唱、念、做、打全方位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独特表演风格,为广大观众奉献上了《抬花轿》、《风雨情缘(大祭桩)》、《麻风女传奇》、《富贵金莲》、《宇宙锋》等一系列广受观众热爱的经典剧目。

  在座谈会上,王清芬老师生动地讲述了《大祭桩》、《抬花轿》等经典作品的创作过程,比如:《大祭桩》中黄桂英“哭楼”一折中水袖的巧妙运用、无声的表演,拖腔、甩腔、气声和花腔的自如切换,极大增强了这场戏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教科书式的经典表演。又如《抬花轿》中甩辫子、翻身、卧鱼、抛手绢、抖肩、穿衣服、抛盖头等系列程式动作,唢呐“三笑”加强喜剧气氛,踢踏舞推动故事发展等设计,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周凤莲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舞台形象。凭借着众多优秀作品和塑造的精彩艺术形象,王老师1988年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和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4年获得中国豫剧“十大名旦”称号。

  辉煌成就的获得,来源于王清芬老师出众的天分和几十年如一日刻骨钻研、勤奋学习。王老师与清华学子分享道,“感人的艺术来自于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真听真看真感受,有多少台下的付出与思考,便有多少台上的精彩与成功”。虽历经曲折,但王老师坚毅执着,对豫剧艺术痴心不改。在逆境中求生存,顽强拼搏的王老师,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极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王老师的精彩讲述得到了在场嘉宾的共鸣与阵阵喝彩,大家畅所欲言,针对豫剧与中原文化传播、艺术的创新发展、戏曲好演员的培养、戏曲流派的利弊、传统戏曲的与时俱进、戏曲与互联网的对接,与王老师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产生了不少真知灼见。如张崇厚教授关于“艺术流派有利于传承,但拘泥于固有流派而因循守旧则会阻碍艺术与时俱进和更上一层楼”的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深刻认同,单许昌研究员关于“艺术流派固化与中国社会圈子文化、官本位思想关系”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其他嘉宾也就“西方歌剧艺术与中国戏曲的交流”、“支持艺术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的话题展开了精彩讨论。王老师60年艺术生涯的丰富素材激发了与会嘉宾的无限灵感。

  最后,王清芬老师感谢大家盛情邀请,很高兴有机会来到清华大学演出并与豫籍专家学者、同学交流。王老师寄语清华豫籍学子抓住时代给予的宝贵机遇,勇敢拼搏,大胆创新,超越自我,奉献社会,让生命之花充分绽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杰出人才。

  这次的“豫剧名家进清华”活动,是传播中原文化、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感谢王清芬老师等河南省豫剧院二团优秀的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和精彩演出。衷心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来自家乡中原大地的优秀艺术形式和剧目来到北京,唱响清华。

  附:河南豫剧院二团清华大礼堂演出节目单

  1.豫剧《抬花轿·梳妆》

  表演者:

  崔慧敏 饰周凤莲

  白 璐 饰丫 鬟

  裴白歌 饰丫 鬟

  2.王清芬老师

  《大祭桩•哭楼》选段

  《抬花轿》选段

  3.豫剧《抬花轿•坐轿》

  表演者:

  崔慧敏饰周凤莲

  王馨帅饰轿夫甲

  程亚北饰轿夫乙

  魏永奇饰轿夫丙

  李腾飞 饰轿夫丁

  化妆师:李向英

  (清华大学杨朦晰李秀坤 供稿)

编辑: xiaoqing 来源:中国文化网综合
0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