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城区戏剧创作研讨会纪要

发布时间:2016-01-27 15:32:15 中国文化网

  2016年1月14日下午,在北京东城区第二文化馆7楼会议室,召开了2016年东城区戏剧创作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东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城区戏剧家协会、北京厚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哲腾(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到会领导、专家和媒体人员30多人。研讨气氛热烈,畅所欲言,颇有成效。现将会议发言和文稿统一整理,纪要如下:

  王富国(东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

  今天下午把各位老师、各位专家请来,开一个研讨会。研讨会的题目是:2016年东城区戏剧创作研讨会。

  东城区2010年跟崇文区合并,合并以后也是力推“戏剧东城”。包括南锣鼓巷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等很多戏剧演出的内容。这几年从戏剧发展的角度做了不少事。在刚刚结束的这次东城区人代会、政协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在提东城区戏剧发展。这次的报告特别就戏剧发展有这样几段描述:依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2016年东城区要建立区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2016年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文化资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戏剧资源这一块,整合剧场、博物馆、文艺院团、报社的资源,建立东城文化智库。还有一个是积极扶持东城原创剧目,继续办好中国儿童艺术节,中国北京青年国际戏剧节、“戏剧东城”展演季,扩大东城区戏剧品牌影响力。

  在东城区政协会议上,很多政协委员就东城区的戏剧发展发表了真知灼见。东城区从原创剧目的角度还比较欠缺,这几年更多从戏剧扶持的角度做了些工作,从戏剧场地资源上、从原创角度上扶持的还不够。前一段区里也在找文联说这个事,要求从区里最大的两个文化部门,从戏剧创作这一块怎么进一步加大力度,拿出意见和想法,请一请专家,谈一谈东城戏剧怎么发展,也就促成了今天这个会议。一会儿主管文化的副区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朴学东区长还要过来跟大家见面。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讨论这样几个题目:

  第一,以话剧《曲韵钟鼓楼》为切入点,梳理总结近年来东城区戏剧创作、演出情况。东城区文联下社13个文艺家协会,其中有一个戏剧家协会,主席是现在北京人艺的院长任明老师。去年文联也在力推戏剧剧目的创作。我们委托李东才老师在东城区原创剧目这一块做一个题目,写一个本子。东才老师也是尽了很大的心力,把这个本子写了出来。之后文联和文委联手,共同打造这个剧目。去年演出了3轮15场,从社会反响看还不错。但是里面的很多内容还需要修改。今天就以研讨《曲韵钟鼓楼》为切入点,请各位老师就戏剧创作谈一谈看法。

  第二,就东城区整体的戏剧创作谈谈想法。现在既然提发展“戏剧东城”,建设文化大区,就要有一个立得住的戏剧品牌。前几天跟东才老师还在探讨,我说东才老师您去年写的是《曲韵钟鼓楼》,今年已被列入文联工作计划的是写《铸钟记》,2017年能不能围绕钟鼓楼再来一个戏,题目待定,总之是围绕钟鼓楼的,形成“三部曲”,把它变成一个品牌推出去。这也是想突出重点,形成拳头。大家也帮助参谋参谋,看这样做行不行?

  第三,戏剧品牌活动。现在叫“戏剧东城”展演季,把几个节整合成一个展演季了。从整合资源的角度,其他品牌也可以,看怎么去做?朴区长也想在这方面跟大家探讨,戏剧这一块怎么发展,怎么让它质量更高一点,速度更快一点,能更好地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戏剧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做亮。从文委、文联来说,这几年也没有少做工作,但总是觉得,社会公众满意度还不是很高。今天开这个研讨会,目的也在其中。所以,很期待大家的高见。

  戚家勇(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各位专家、各位戏剧界的前辈,我简单把近几年东城区戏剧建设的大致状况跟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区域的戏剧资源非常丰富,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都在我们区。还有一大批热爱戏剧的工作者、以及热爱戏剧的老百姓,东城区的戏剧氛围是最浓厚的。因为有这样一个优势,区政府从09年以来,围绕文化强区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在全国首创了“戏剧东城”这样一个品牌。为了推动戏剧产业和事业两个都发展,我们先后设立了戏剧发展引导基金、戏剧发展资金、小剧场改造资金。先后出台了三大类资金的管理办法,包括成立了戏剧发展促进会,也成立了戏剧评审委员会,戏剧专家委员会等一些推动戏剧发展的组织。同时吸引了大批的演出团队到东城聚集,戏剧人才快速集中。同时我们还推出了一些鼓励戏剧创作、活跃文化市场的政策。东城区文化消费市场这一块还是比较活跃的。我们统计2015年演出场次是一千多场,上演了780个剧目,观众300多万人,戏剧票房收入3.4亿。总体来说,市场氛围不错。“戏剧东城”的品牌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几年在原创剧目的扶持上,有《隆福寺》、《前门人家》等十多部剧,都是我们扶持推出的。今天讨论的《曲韵钟鼓楼》,我们采用的是商业化运作模式。编剧创作完作品以后,我们征求各方意见,找到合适的运作团队,先市场化运作,再根据社会反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演出补贴上给予支持。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创作团队的积极性,同时还关注市场需求。今年从这个方向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近几年还做了剧场改造这一块。目前在全北京,东城的小剧场是最多的。我们有29个剧场,已经形成了五大剧场聚集区。比如说王府井附近、长安大戏院,东二环有保利剧院,包括南锣鼓巷附近、龙潭湖附近,形成了五大剧场聚集区,小剧场的演出也是最为活跃的。我们还想把东城区的戏剧人才资源再集中,把东城区变成戏剧的创作中心、演出中心、交流中心。

  张健钟(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

  我们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作为今天活动的一方主办者、参与者,感到非常高兴。我们的会长李应该、理事长曾献平、秘书长孙晓燕,都在国外或外地。所以临时委托我,代表学会先讲一讲。

  我们首先认为,“戏剧东城”这个提法是具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我们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是国家文化部所属一级社团。我们是“戏剧东城”这个概念的响应者、感恩者,也是一个受益者。2011年我们曾经和东城区文委一起举办了全国小剧场展演,汇聚了全国各地30多个剧目。也曾经一起畅谈过如何将东城区共同建设成为一个东方百老汇,所以我们又是“戏剧东城”的支持者。

  第二,我们又是“戏剧东城”的响应者、传播者、参与者。李东才本身就是我们学会的副理事长。《曲韵钟鼓楼》这个戏,把文化的寻根与血缘的寻根凝聚成一条线,又正好顺应世界的潮流,深入挖掘的是文化的交融和回归。所以我们感到也是“戏剧东城”的参与者。而且,我们以后会更加关注“戏剧东城”、东城戏剧。

  第三,我们还是“戏剧东城”这个观念的志愿者。我们很愿意做这个志愿者。你们有什么号令,我们理所当然地来响应、来参与、来合作。这也体现出一种担当精神,我们都生活在东城嘛。我们也愿意借这个机会,祝愿“戏剧东城”的观念发扬光大,祝愿我们娘家的戏剧不断开出绚丽的花朵!

  李东才(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东城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非常感谢大家,在繁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会,包括这么多的领导、专家,还有媒体的朋友们。我很感动,也很激动,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学习。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指导。

  我简单向大家汇报一下创作《曲韵钟鼓楼》这个戏的情况。最早文联富国主席提出来,促进一下东城剧协的工作,同时希望搞出反映东城故事的剧目。我就想来想去,找一个什么题材呢?就想到北京东城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之一是钟鼓楼。又想该用一种什么形式来表现它呢?就想到最有北京特色的是鼓曲,鼓曲是北京的土特产,京腔京韵。又想要是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可能会形成比较有特点的作品。后来李宏秘书长亲自联系安排,还陪着我去采访,实地察看。在采访中了解了很多鼓曲艺人的经历,包括对鼓曲大家马增蕙、赵玉林老师的采访,阅读花四宝、骆玉笙、魏喜奎等鼓曲大师的传记等。后来又遇到一个鼓曲演员钟声,她举办一个独唱音乐会我去听了,感觉不错。深入采访中,了解到她本来唱鼓曲,后来喜欢唱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受限制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个法国人,和他结婚、出国,几年后又回过头来唱鼓曲。我感到她的经历很有意思,有挖头,也有艺术含量。于是用她作原型,再加上大胆的艺术虚构,形成了这样一个戏。剧本写出来就发表了,然后又跟东城文联和文委的领导沟通,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还不错。就尝试着怎么运作,最后文委的朱海斌科长找到厚浪和哲腾这两个公司。田旭和傅若岩两位老总的这两个公司,在北京做民营戏剧做得非常有成果,而且他们的戏《隐婚男女》还参加过我们全国戏剧文化奖的调演,获得了大奖。还有好几个戏他们也做得风声水起。包括李伯男工作室的介入,孙哲导演是很有才华的年轻导演,我们在一起合作,感觉特别好,合作得特别默契、特别顺利。他们这个团队虽然年轻,但是非常敬业,非常用功,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在文委、文联的支持下,最后把这个戏呈现出来,前后演了三轮15场,从各个方面的反映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这个戏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天就是请大家来诊脉,来提意见、出主意,为的是进一步把这个戏打造好。现在东城区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这个戏,希望打造一个升级版,还想在今年的戏剧节上拿这个戏作为开场戏来演。如果能够把它再提升一下,也许这个戏会有可能以更好的面貌呈现给大家。

  非常恳切地想听到大家的真知灼见。谢谢大家!

  傅维伯(东城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对这部戏的创作过程和参与创作排演的各位老师我都很熟悉。前年围绕中轴线的改造,就想搞个戏,通过这个也对东城区整体的工作起到一定的配合、促进作用。作为剧协,希望写这么个东西。经过两年的努力,《曲韵钟鼓楼》也是历经很多的曲折,到今天能够获得这些效果,真是来之不易。我觉得东城做的这几部戏中,这部戏有独特的亮点。倒不是因为这个戏是我参与搞的就说好,这里头起码有一个对东城的文化认识在里面。这部戏不是仅仅通过歌颂来做,它是围绕着对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对重建起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挖掘的题材。

  围绕着“戏剧东城”建设,这些年东城区做了很多工作。有些工作是围绕着东城的中心任务来做的,有些是为了打造我们的品牌。如何把这两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怎么样把它结合得更好?这是个课题。有的时候容易形成两条腿拧不到一块去。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好好打造锣鼓巷,这个区域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老百姓。《曲韵钟鼓楼》的创作方向是对的,是典型的平民戏剧。它真正的特点,体现得是老百姓对戏剧的普遍认识。真正接地气的戏,老百姓才容易参与进来,产生共鸣。这也应该是锣鼓巷戏剧节应该起到的作用。我从小生长在东城,一辈子没有离开东城。我们在中学的时候,每个学校都有宣传队,形成了一个文化现象。东城是有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中国儿艺、北京儿艺这些优秀的戏剧团体。但这个区域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平民戏剧。我觉得“戏剧东城”不是戏剧北京人艺,也不是戏剧国家话剧院,它体现的应当是这个区域百姓对戏剧的认识。我们这个区域对戏剧的认识,包括老百姓对戏剧的认识,是哪个区域都比不了的。现在西城也在打造,海淀多少个学校也在打造,谁有钱谁就能打造戏剧城,拿钱投资。但是谁都搬不了这个区域的老百姓,这就是东城的优势。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地体现“戏剧东城”。

  当然,我们自己知道这部戏本身还有一些问题,包括人物的、事件的、内容的。我自己感觉戏还有些单薄,下一步如何把它更提高一步?要提高还得在人物上加强,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都要在人物上多下力气。人物加强了,这个戏的立意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还有演员的问题,北京民营剧团的演员70%不是剧院的。所以出现些小瑕疵不奇怪,青年演员得通过锻炼才能提高。但是你说找专门的鼓曲演员来演,像杨菲老师都是大腕了,可话剧的层面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包括我们这些话剧演员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像不像三分样,主要是先把戏剧感觉找出来,先把戏立起来。还有戏里的北京语言问题。我也是北京人,很多地方我也觉得过不去,但也没有办法,我们要先把这个事做了,只能先摸着石头过河。

  刘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打造“戏剧东城”,这个创意我认为是非常好的。现在中央提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顶尖的院团他们可以演高精尖的戏,但是惠民这一块可以发挥更多的创作力量来繁荣群众文化。从这几年东城区打造的几部戏来看它的运作方式,我觉得是可以进行的。这种惠民演出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方式,政府投入一些资金支持。剧团作为制作的实体单位也可以打造一个自己的品牌。“戏剧东城”应该演什么?我的理解是,下大力深入开掘东城文化的题材。我们这几个戏,《隆福寺》、《大前门》、《南锣鼓巷七号》,都是我们东城的文化题材,我觉得都应该开掘。我们的创作也可能会跟人艺、国话拉开一定的距离,没有关系,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我们创作的特点是,政府有资金支持,但创作还是编剧、导演、演员来作主。不要把戏剧变成宣传东城的一个手段。那样反而容易走偏。

  要打造“戏剧东城”这个品牌,我看还是先别说百老汇,那个指标太高了,我们首先要做出我们“戏剧东城”的特点。我们跟人艺、国话比不过,我们可以跟其它区县比,我们是有特点的,甚至我们将来要从东城区走向北京市,从北京市走向全国。刚才说的朱琳老师、夏纯老师、赵丹老师等全部是从小剧社上来的演员。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没有几个正儿八经从戏剧学院出来的。从繁荣文化、繁荣戏剧来讲,我们这个做法是好的。第一是抓剧本创作,第二是抓舞台演出。现在这几个剧从这两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规模,打出了一定的影响。我看了南锣鼓巷戏剧节,《隆福寺》、《大前门》、《南锣鼓巷七号》、《曲韵钟鼓楼》,我都看过。就这几个戏来说,《曲韵钟鼓楼》在这里面从剧本创作到演出,我认为是最好的,其次就是《南锣鼓巷》和《大前门》,最差的是《隆福寺》。我也听到别人这样反映。这个不要紧,我们走一些弯路,慢慢会总结经验,找出怎么提高的办法。因为我们还是有一点群众文化的性质和非专业的性质,这并不是我们的致命伤。只是说我们还要提高,不能满足于这种水平。

  下面我想重点谈谈《曲韵钟鼓楼》。我为什么说它好?第一,它的立意明显要高于那三个戏。开掘北京文化这个点,它与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我以为这个戏的编剧和导演就是围绕着大鼓这种曲艺形式,他就想写这样一个题材,在这里面写柳世芳一家的矛盾、情感纠葛,最后落脚点回归到文化传承上面。这个立脚点比完全写普通生活的立意就高了许多。但是这个戏不足的地方也还存在,从剧本创作、到演出都有。剧本创作,作为一棵大树,树干和枝叶都有了,但是树叶不够丰满,真正感动人的地方开掘得还不太到位。

  比如说这个戏里面比较动人的一场戏应该是柳絮飞父亲牺牲那场戏,但是这里用的是画外音的讲述。讲述完了以后,柳絮飞还是走了,我想父亲牺牲的环节应该是柳絮飞跑到法国去后来又回国转变的动因。她就是听老头给她修鼓,修好鼓以后,老头更知道她的家底,给她详细讲述她父亲的故事。她又感觉到我的流行歌曲在法国仍然融入不了人家的社会。所以我的根仍然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要回归。我觉得这样就比较顺理成章一些。

  第二,应该给郎帅增加一点戏。这个小孩子身上,有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现在谁能左右我们的孩子的选择,你说的话他不会听的。我们编戏就要让郎帅不喜欢大鼓,到他自己最后自觉自愿地喜欢唱,要给他一个契机。他在家不愿意唱,也不愿意听,看到他姥姥和妈妈唱就烦,他要戴着耳机听流行歌曲。偶尔有一次在学校的演唱会上,别人都知道他是大鼓世家的孩子,让他一定要来一段大鼓,别唱流行歌曲,可是他不会,他又要面子,不想掉份,这时候他回来,主动跟他姥姥学,详细问大鼓怎么唱。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大鼓的很多知识性的东西加进来,让观众也明白一下京韵大鼓到底是什么样的。经过点拨,这个孩子回学校去一唱,学生觉得他唱得好,有味道。尽管他学的腔还不是那么地道,但是在同学里面他已经是鹤立鸡群了、有特点了,从此他也建立起学大鼓的兴趣和信心。

  第三,贝克来中国的合理性问题。柳絮飞回中国是理所当然,她是中国人,贝克为什么回来?从爱情上讲,他爱柳絮飞,他也得跟着回来。但是他回来不一定要唱大鼓。这里面,让他一个外国人怎么样喜欢这个大鼓?另外一点,如果这个戏围绕大鼓的脉络去写的话,整场演出就应该有几场表现大鼓非常美的艺术的东西,精选几段,如果演员能唱是最好的,他既使唱得稍微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观众谁都不懂,如果实在演员找不着合适的,我们就放录音也可以。比如说开场京剧可以用武场,《刘罗锅》开始就用武场,也很新颖。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大鼓的京腔京韵来吸引观众?然后展开大鼓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情世故和情感矛盾冲突,这样讲述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还有一点是演员的台词要加工,这是导演应该下力气的事。能讲北京话当然更好,如果实在不能讲也要让观众听清楚。现在有些台词不太清楚。还有服装的问题,我不知道这个戏几个演员是不是换过服装,但是柳絮飞的服装一定要给她换一换,不能在中国穿那套服装,跑到法国还穿那套,然后再穿回来。我不知道记得是不是准,但是有一点我记得,那双皮鞋从出国到回来始终是没有换的。舞台上演员要亮丽一点,观众才能被吸引,你那么土气不行,你不是农民工。所以应该改变一下。包括老人的心理活动都有开掘的余地,不能把她写成一个很古板的人,我觉得搞艺术的人都应该有开阔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见得原来的人物是什么样,我们都必须按照原样去写,我希望这个戏越打造越好。

  刘大敏(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评委会总评委,北京电视台总编室原主任):

  认识东才很长时间了,东才非常勤奋,他守望着自己心里的家园,他始终不放弃。这个戏从构思到写出剧本,一直到台上,然后到现在,还在不依不饶地要开座谈会,还要继续提高,把它打造成精品。首先这种精神,确实很让人敬佩,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我要在这个会上向东才表示的心里话。接到通知是为这个戏开一个座谈会,后来才知道是为东城区的戏剧把关。

  首先说一下这个戏。这些年我们跟着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看的戏太多了,开始听说是小剧场的戏,没有抱着这个戏有特别伟大的想法去看。东才说有一个戏请你去看,他说得很轻松,我来看这个戏也很轻松。但当这个戏看完了我不轻松了,甚至我的眼睛酸了,而且心里像被那个鼓击了一样,很激动。当时我就想,一个小剧场,我们看戏这么多的人,像鼓一样被咚咚咚擂几下的,不多!它为什么能够擂住我的心?后来我想了一下,第一,他选择了一个有传统性质的题材,他把一个玩意儿又变成了另外一个玩意儿。这个大鼓是一个传统的玩意儿,几乎失传,东才又从这里面挖出了戏剧的玩意儿,这不容易,独具慧眼。首先,选题很成功。这个东西传承了若干年,随着改革开放,门户的打开。通俗、摇滚、重金属全来了。若干年前我们就提过“救救戏剧”的口号,说明我们传统的玩意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包括他剧中写的人物,为什么最后她去唱流行歌曲。这里头有含量,有我们改革开放的信息在里面,折射出了这样一个文化现象和这个时段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这个戏里面传递出了这样一个信息,它具有思想性、时代性。所以我觉得把这个戏给大家看,不但是官员,包括文化官员、文化工作者、戏曲工作者、曲艺工作者、戏剧工作者,都给我们一种思索,该怎么守护我们的文化家园?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第二,这个戏还有一个很让我感动的,就是血溅大鼓这场戏,它写出了中国传统艺人的骨气和精神。旧社会把戏曲、曲艺演员都称作下九流,被人看不起。其实,我们的老艺人不是没有骨气,也不是没有灵魂的。梅兰芳先生为什么能够蓄须不给日本人演戏?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尽管这个戏在艺术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非常可贵。这既写出了老艺人的骨头和灵魂,也写出了剧作家的人品。这一点我很钦佩。在我眼睛酸的那一刹那,有这么多含量在里面,它不是虚的,是实实在在的。在这上面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气节、看到了中国人的骨头,更看到了中国人的灵魂。所以,一个真正的艺人,不单单是技艺高超,他更多的是一个大写的人,他要有骨头、要有灵魂、要有气节。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更是一个爱国者。这就是它的思想的深刻性,这部戏的思想性。

  梅兰芳,不单是他的艺术大家风范让人钦佩,他的为人更让人钦佩。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他本身,他人格的魅力、艺术的魅力就是他人品的一部分。这是融合在一起的,没有这个,你再高超的技艺都会有折扣。我这样理解。这是第二点让我感动的。

  第三,戏里写柳絮飞去法国,这里头是有矛盾的。中国传统艺术跟外国音乐,是不同的文化形式,应该有一些碰撞,产生一些矛盾。包括贝克后来也迷上了我们的鼓曲,迷上了我们曲艺的形式。在这一点上,中外文化的撞击是一个大的命题。这个戏是以鼓曲艺术家构成的故事,但是在鼓曲艺术方面写得太少了,哪怕是多一些专业的术语。你终归是写鼓曲的,没有鼓曲了,这个东西的意义何在?你说她出国,她是为生活所迫、观众不买账,因为她有一个好嗓子,她声音条件很好,她可以怎样怎样。她回来,也不能说叶落归根。她这根弦始终攥在自己亲人的手里,在祖国的手里,她就一直挂念着自己的老母亲、老父亲。这种亲情,和对鼓曲艺术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是割不断的。在这一点上想想怎么表现出她作为艺术的传人,鼓曲早已经溶在她的灵魂里,溶在她的骨髓里。她虽然唱了几天流行歌曲,但是那个流行歌曲也很皮毛。一个演员能唱一台戏,跟唱两首流行歌曲,那种功力是很难相比的。当然不能说流行歌曲一无是处,那场戏为了说鼓曲好,就说流行歌曲怎样怎样,我觉得也不必这样处理。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流行,包括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进来,包括现在还在世界上流行,一定有它的道理。容易上口,青年人喜欢,大家很快地传唱,有很多它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可以写得客观些。不用把它故意地这样比较。尤其是当老人谈到这个玩意儿的时候,谈到他修鼓的时候,他应该谈到这个鼓会带给他很多很多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忆,包括鼓曲是怎么回事,包括我们的鼓曲为什么法国人都喜欢,喜欢它哪儿,它的唱腔、音乐有什么特点?这些在演出中都应该有。不然的话,鼓曲怎么好听、怎么醇厚、怎么苍凉悲壮,你感觉不到。

  还有一点,现在这个老艺人不可爱,从形象和台词处理上都不可爱。如果这个人物不可爱了,观众看起来肯定会产生问号,或者是有很大的折扣。怎么让她既有职业特点,又有老艺人善解人意的一面?要让她又有毛病,又有优点。这个人物才会更真实,更丰满。

  总之,这个戏选题很好,又有了很好的基础。骨头有了,只是肉还不够丰腴。在这个基础上,东才又是这么一个锲而不舍的非常勤奋的作家,我期待着更好的一版演出,我一定还看!

  刚才说东城戏剧创作的事,我觉得“戏剧东城”,指的是它的全部戏剧。我出生在东城、长在东城,东城一直活跃着很多的演出队伍。那会儿是职工的,这口儿那口儿,都有各自的团体,工会系统、文化系统、共青团系统等等。那么多的戏剧团体,辐射性很大。我们东城的群众,当时受戏剧文化的熏陶很深。尤其以北京人艺为首的、旗帜般的剧团在全国影响很大。我理解“戏剧东城”,更多的应该是群众性的戏剧活动。因为东城的观众相对于其他城区的观众,看戏更便当。史家胡同住的老百姓,隔壁就是焦菊隐,蓝荫海。我知道蓝荫海八十多岁了,还在史家胡同又弄一个小剧场,他还在辅导这些史家胡同的大妈们演戏,他挺努力的。刚才说的梁秉堃也很热心。包括东城的一些学校,都有一些戏剧小组在演戏。当年的东城职工话剧队,他们演出了四十多部剧,古今中外的都有,还演出了《骆驼祥子》。据说当时在全国总工会系统、北京市文化系统全拿大奖。而且他们创作了很多小戏,也有大戏。他们很有基础。当时很多热爱戏剧的青年,课余之后没有地方去,就跑去排练,从中出了很多很出名的戏剧工作者。“戏剧东城”这个口号很实在,因为东城这一块土壤,是戏剧在辐射。虎坊桥是歌舞剧院,芭蕾舞剧院在那儿。如果说品牌、如果说特点,我们可以做非职业化剧团、非职业化演员的戏剧。我觉得这个并没有过时,无非就是一个是职业性的,一个是群众性的。把这两点抓住了,我们再谈原创和提高演出水平的问题,也就有腿了。

  杜家福(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评委会总评委,《文艺报》艺术版原主编):

  我生在东城,知道东城有最丰富的戏剧资源。要说经济资源、杂技资源、变戏法的,都不在东城。但是戏剧、话剧确实在东城。东城是中戏在这儿,人艺、青艺在这儿,所以“戏剧东城”的提出是非常高瞻远瞩的概念。我希望东城区以后有一系列有特色的戏剧出现。

  下面我重点谈谈《曲韵钟鼓楼》这个戏。这个戏是按照东城的文化名片来打造的。这个戏初始来看是成功了,但是不排除有很多可改造的地方。这个戏总的感觉是一个经得住深挖的富矿,类似于《茶馆》,它很值得你去挖。第一,钟鼓楼;第二,曲韵。京味很多还是在天桥,但是你把它搁在这儿,它就得在这儿。过去主要是两块,一个是天桥,一个是鼓楼。隆福寺也有一块,但规模跟天桥不能比。隆福寺还是小,它是庙会性质的。天桥是一个大娱乐场的概念。

  这个戏如果要修改的话,我跟东才在私底下交流过。你把重点做在哪?现在重点不突出,方方面面都谈到了,可是都不深入,就是没有挖出水来,我们挖井的目的是挖出水来。有的地方欠一锹,但是还没有出水。这几个点都可以做,我提请想一想这几个点做在什么地方。第一,做在地域和地域文化的契合点上。第二,做在人物命运的契合点上,变成一个传奇故事。第三,做在时代变迁给一个传统的古老艺术带来的是挑战上,是挑战也是机遇。

  这几个点不能都做,都做了一场戏写不过来,写不深刻。点点都有,但是点点都不深刻。写曲韵,它的流派、渊源,柳派大鼓到底有什么特色?你跟小彩舞的有什么区别?有哪些地方比她的好,有哪些地方不如她?从白云鹏、刘宝全那儿把这个东西倒腾过来了,这就是特别好的东西。京剧,旦角发展发展,到了张君秋是最棒的。从声腔角度上说,四大名旦都盖不过张君秋。净行到了裘盛戎是集大成者。不能上面唱着小彩舞,下面说京韵。

  写人物特别容易出戏。一会儿国内国外,这个戏就跑了,人们的观察点就跑了,容易转向,转向了又不好拉回来,弄一个修大鼓的人出来了。修大鼓的人出得很突兀。他还是街坊修乐器的,这太像戏了,不容易产生必然的情节。这些东西都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最主要的,要一个人物是一个人物。比如说这个老太太,太单一了。从旧社会过来的老艺人,他们身上都有艺人老的玩意儿。说话损、刻薄。曲艺界说话最损的就是唱大鼓的,嘴皮子特别不饶人。我和魏喜奎先生很熟,在老舍茶馆大家起哄,魏老师来一个,她说,别点了,再点炸了。对北京老太太说,您往前走走。她说,往前走走我领着你,他就喽你,不带脏字就把人骂了。要既带生活味儿又要提炼出来文艺味儿来才好。她不应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眼里就认识大鼓的老太太。你得把这个老太太写的既可恨,又可爱,又有尊严,她就是大鼓,就是老北京,就是京韵大鼓的化身,就是钟鼓楼的魂。把她丰满了,底下的人才能丰满。她不丰满,下面的人再写得复杂也不行。她跟她所谓的闺女和弹三弦的儿子,他们这三个人的情感纠葛是非常复杂的情感戏。现在都是有欠缺的,都可以深挖。如果把力用在这个点上,戏会特别吸引人,因为打动观众的还是情感。而且你在情节中就把情感流露出来了,不用专门交代情节。茶馆里有多少交代情节的?“又要换龙旗了”,一两句台词就把一个时代交代出来了。这个戏是一个富矿,要好好打造。要进一步地深挖,做更深入的挖掘。相信一定能改得更好!

  温大勇(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评委会总评委,《剧本》月刊原主编):《曲韵钟鼓楼》这个戏看的时间有点长了,突然让来研讨,我又

  看了一下剧本,都想起来了。这个戏可以肯定三点:

  第一,这种合作形式我认为是比较新鲜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

  应该肯定的。

  第二,这个作品的主调,是弘扬民族艺术、贴近北京生活,我认为还应该再加上关注平民百姓。我们的戏剧,特别是政府的官办戏剧里面,写英模、红色人物、重大事件、重大题材的比较多。我这些年一直觉得在这方面是我们戏剧创作很大的不足。离我们老百姓很远。这个戏起码在主观上意识到了,我们要写这样一个贴近老百姓实际生活的戏。而且我们这戏里面的人物也都是老百姓。虽然有一位老艺术家,但都还是我们胡同里的街坊邻居,看着很亲切。我认为这个作品还是很接地气的,确实是在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而且是想要弘扬民族艺术,力争打造一个继续走上更广阔舞台的戏剧。

  第三,我跟东才认识有三十多年了,东才的第一个戏《火热的心》,82年就获得了全国优秀剧本奖,也就是后来的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但我不太了解,东才还这么热爱曲艺。我知道他书法、摄影都很喜欢。现在这么有成就的剧作家仍然踏下心来写这样一个戏,真的是很敬佩。所以我上次看了这个戏还对东才说,我也想写点东西了。

  提点不足:

  第一、这种合作方式有它的好,但是也可能有利有弊。这里面

  要求不太一样,公司要挣钱,政府想宣传我们的戏剧工程,剧协想有所艺术追求,会不会产生一些矛盾?怎么摆好这些关系?

  第二,老太太是一个表演艺术家,她希望她的第二代、第三代都去从事这个工作,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是郎帅是不是非得走他的祖母的鼓书艺人的道路呢?不能说选择这个就是对的,选择那个就是错的。这有点简单。类似于这样的人物也不够丰满。这个结局既是真实的,又是不真实的。你现在这样一个大结局自然很好,出去的回来了,扔掉的捡起来了,年轻的又接上班了。但是我在看作品的过程中,包括看到结尾仍然感觉到某种凄凉。所以我说你这个结尾又是真实的,又是不真实的。我们的鼓曲艺术是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我觉得是很凄凉的。但是结尾似乎做了非常理想化的处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又觉得你给我们加的结尾又是不真实的。

  关于打造“戏剧东城”。我觉得这个口号的提出是非常应该的,但我不赞成我们将来的“戏剧东城”仅仅是宣传、仅仅是配合我们的工作需要。我希望能搞出更多真正的戏剧艺术作品。

  张健钟((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

  剧作家李东才先生始终以饱满的创作激情,着力关注中国現实生活的脚步,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呼唤社会良知和进步,表現出一个当今剧作家弥足珍贵的文化操守和人文情怀。

  他的话剧新作《曲韵钟鼓楼》,以北京鼓曲艺人的命运发展为题材,己经连续演出十五场,受到各界观众和专家的热烈欢迎。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和东城区文联拟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精品力作。这是非常明智正确的决策。

  我认為,该剧最深刻的意义在于着力塑造了一个本土文化自省者的形象。剧中柳派鼔曲艺术的传承人柳絮飞,作为前辈艺人柳世芳的嫡传弟子和女儿,具备演唱、表演和身姿的娇人条件,原本能独领风骚地挑起艺术发展的栋梁,然而她却耐不住本土艺术改革的阵痛和寂寞,自卑地认为鼓曲艺术毫无前途,抛弃了剧团演出,醉心于時尚低俗文化的走穴,进而宁可割舍母亲前辈的殷切期望,和丈夫、儿子的親人羁连,只身投靠法国乡村,嫁与法国当地“香颂演唱”的歌手,以追求飘渺的“艺术理想”。可惜遭遇到了文化差异的巨大阻塞,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落得去教堂唱诗和夫妻反目的境地。故土情结和鼓曲情韵,不可避免地萦绕纷杂在心间,挥之难去。终而,她鼔起勇气回到故国的钟鼔楼下,经历了一场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本土文化的自省,在母亲和前夫、师友的帮助下,投入了非遗艺术的鼓曲演出,实現了本土文化的新觉醒。宗师和母親柳世芳“尊崇民族精神、弘扬艺术根性”的文化血脉,再次生气勃勃地流淌在柳絮飞的身心之中。剧尾重唱鼓曲“晨钟暮鼓时辰报,京都青史岁月稠”,又搅动了多少观众的心绪和遐想。

  该剧创作,以鼔曲界几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为素材,揉合了剧作家的个人体悟,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文化回归,促人深思,引人唏嘘。其中涉及民间艺术的若干现状,亦有几分酸楚。走出剧场,我以为这不啻是鼓曲界的一段甘苦,也是国內民族精神和道德水准崎岖不平的一个写照。从总体上讲,本剧仍然是部催发民族文化精神的奋世佳作。

  第二,本剧把文化认宗和血缘认宗,特定地扭结在一起,加強了剧本主旨的表现力量。原来,柳絮飞並不是柳世芳的女儿,而是个养女。编剧和导演把原稿中段柳世芳向“女儿”柳絮飞痛说她的生父英勇牺牲的往事,移至现在的全剧高潮之前,其生父是柳世芳的师兄,因不为侵华日寇在钟鼓楼上演唱日本军歌而唱鼓曲,惨遭当场槍杀。正是师妹世芳冒着危险將其女儿以母女身份抚养长大。当年的枪响血雨,強烈地震撼了柳絮飞的心灵,促成她精神上的一次升华。也使现场观众,如闻枪声,深受震动。这段戏是个“惊奇”,但并非是突兀其来的一个技巧上的搬弄,演艺界在日据时期确实有此种史实,我赞扬剧作家敢于信手拈来,以加深剧本的主旨。如果导演能用声光技术渲染此段幕前情景,不只是口头叙述,必定会更有不凡效果。

  戏演出时,还加入了柳絮飞意外邂逅钟鼓楼下修鼓老人的情节,异国击鼓唱鼓曲,大大強化了思念故国家人的心潮,丰富和推进了戏剧冲突。

  我在阅读和观摩当下世界戏剧新经典之時,如《纪念碑》、《哥本哈根》、《怀疑》等剧,深感到整体的“反省”或者“自省”,可以看作是当代剧作观念和技巧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时,在全球各国家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的大背景下,本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有个认真的自省,包括非遗文化,確实是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本剧李东才编剧和孙哲导演,着重把这种“自省”表現在两代艺人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冲突和重建之中,这是颇有眼光的。

  听说编导和剧组朋友,还在继续加工。盼望加強人物的丰富细节,特别是柳氏母女情感波澜的细腻层次,性格的多侧面。用重彩细画的手法,渲染钟鼓楼的环境气氛、鼔曲情韵的萦绕和变奏。爱之愈深,盼之愈苛,祝《曲韵钟鼓楼》更上一层楼。

  王玥波:

  这个戏看了一回,好的地方我就不说了。我认为这个会应该在拍之前开,事后开,你已经排成这样了,只能有小的调整了,大的情节应该动不了了。

  我们看戏,我的理解是这样,要么是哭,要么是笑。大家看一相声,进去就乐。大家看一悲剧,进去就是哭。这个戏,我进去没有哭也没有笑,就是因为人物不饱满。这个戏从情节上矛盾不够深,情感不够丰富。几个情节我比较注意,他们的人物关系,到底男女一号跟这个老太太的关系,谁是抱的,谁是亲的,一开始扑朔迷离。合着这个姑娘是抱的,但是还不如她是亲的,亲闺女的背叛对她的打击是最大的,最后能容忍姑爷在家里住,他的精神更高尚。这个戏在戏剧冲突上我觉得还能再狠点,一切能吸引我们的情节,要么是纯荒诞,根本没有这个事;要么是纯真实,写得特别细,使劲往细了写。还有刚才作者提到以钟声为原型的事,我们和德全老师一看戏,就说这不是钟声吗?但是有的不好写,没有的好写。孙悟空猪八戒打妖怪好写,武松打虎不好写。因为没有妖怪有老虎。这是金圣叹说的。世间有的事不好写,没有的事好写,只要你有丰富的想象力,就能编出来。

  第二,北京话。编导演可能都不是北京人。这就麻烦了,所以这里边需要有一个懂北京话的人。你要不排京味戏,那无所谓。你要排京味戏,必须要找一个懂北京话的人把把关。我参加了两个戏,一个是《南锣鼓巷七号院》,一个是《前门人家》,我只能在我演的那段用功。因为我是北京人,我不是学的。从编这儿就得编出北京话来。还有一个,不能有硬伤。人艺演了一个理发馆,一个老头带着一个老太太过去,小伙子说大爷,这是谁?这是我老伴,你叫大婶就行了。大叔大婶、大爷大妈应该各是一套,我接受不了。观众有一个有疑问的,全有疑问了,马上就想别的了,他陷入了大爷大妈、大叔大婶的纠结中,他别的就不听了。让观众纠结听不懂的话不能说。今天我们看成功的电影、电视剧,《老炮儿》、《大宅门》之所以好,是因为语言过关了,北京话说得好。

  我们这台节目演员的台词也得提高。当然,都是话剧专业的,可能跟我的专业在语言上有一点区别。但是在清晰度和力度、语言逻辑重音上应该是相通的。基本功应该提高,而且有很大空间。可以找一个杜家福老师这样的人给把把关。杜老师一说话我就知道这是北京土话,北京语言。他从中间看一遍就能摘出来哪句不是北京话,哪句应该换成北京话。最近推出的《戏台》和《牌坊》我都看了,《戏台》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个混混,一抱拳,这个手在上,这个手在下,这要搁过去,打死不多。还不说正常的北京人,街面上的混混更得注意,如果这个手在上,这个手在下,早就打死了。这必须得请一个真正够年龄的、懂戏剧的老的专家把关。当然我特指排京味戏。

  《老炮儿》里面,冯小刚是爸爸,那孩子演他儿子。爸爸说北京话,儿子不说北京话,这样一听就滑稽了。同样的理,爸爸精,儿子能不精吗?所以北京话在咱们的戏里,尤其东城推出的戏,尤其以钟鼓楼为背景推出的戏,北京的理、北京的规矩不过关,这不行。一个人在等一个失明的人出去了,说他怎么还不回来,有一个人扶着门框,一个人踩着下面的门槛儿在那儿盼望。这要放过去就是一个嘴巴,绝对不能踩门槛儿。

  戏里可以说一些曲艺术语,听不明白就让儿子问妈,您说的这是什么意思,或者说替演员翻译过来,能让大家对我们这个戏更满意。现在戏里的唱也是现学的,还声的,那属于技术问题。当然如果能够有曲艺演员参与进来,那就绝了。但是我们现有条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更多地普及一点常识,或者在台词中带出来一些,很有必要。

  下面我要说东城味。这个戏里面没有东城味,我上次在排《前门人家》的时候就提出来了。让我说前门的买卖,前门大半是宣武的买卖,我说的都是东半拉的买卖,因为大栅栏都归宣武管。其实都是前门的买卖。老头拿起来一端茶杯,呦,花茶,吴裕泰,顺带就把吴裕泰带进来了。吴裕泰没有给钱,东城区给钱了。吴裕泰是东城的企业,我们有责任推广东城的风土人情。吴裕泰从狭义上说不能算东城,百年以上的老店算是全中国的,但是它在东城。东城那么丰厚的戏剧资源,我们拿出戏来以后都得带上才行。还有隆福寺的小吃,中国书店的书香,这些都该有。我这还是狭义的老东城,还没有把南片崇文加进去。所以这个戏关于东城的景儿和事儿都应该多一些。我希望李老师您能把东城的元素多加些进去,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东城的戏。

  颜振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剧本》月刊原主编):首先我对文联、文委、东城戏剧家协会联手来做一个戏,感觉非

  常好。前几年我就听说东城要打造东方百老汇。我88年在百老汇看过几场演出,它不像南锣鼓巷那样是一条街,而是很多剧场,歌剧、音乐剧、很小的剧场都有。所以我觉得“戏剧东城”这个提法很好。因为很多的戏剧家、戏剧单位都在东城。我们的戏剧家协会也在东城,跟北京人艺挨着。利用这些戏剧资源,把东城的戏剧搞起来非常有优势。刚才健钟说我们愿意做志愿者,这也代表了我的心愿。东城是个富矿,要挖掘这个富矿。像《曲韵钟鼓楼》、《南锣鼓巷七号院》等,这一类题材要挖掘还是很多的。过去老舍先生就有很多挖掘东城的戏。《茶馆》、《方珍珠》、《柳树井》,包括《龙须沟》,都是讲东城特有的故事。东城戏剧首先在题材上必须是原创。第二,要从东城这些富矿中挖矿藏。

  除了重点突破,还可以搞征稿活动。发动大家来写东城的题材,再搞几个改稿会,这样可以搞出几部好作品来。我觉得美国有一点比我们做得好。我那一年去参加奥尼尔的年会,了解到他们有一个政策,企业家只要赞助文化,赞助的钱那部分税是可以扣下来的。中国没有这个政策,有这个政策很多企业都愿意来赞助文化。当然我们是采取另外一种办法,设基金。国家有文化基金,北京市文化局也有基金,只要你去报了,给你三十万、五十万。我们是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把企业的税收到国家这里来,国家再拿出一部分钱赞助文化,不是企业直接赞助文化。《曲韵钟鼓楼》的排演,市场运作和政府的扶植相结合,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提倡艺术家的奉献精神,不拿那么多报酬,减少运作压力,先把好事促成。《曲韵钟鼓楼》走出了经验,在这个经验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向文化部、向北京市文化局申请经费,用来打磨、提高这个戏,使这个戏更上一层楼。

  对这个戏,我很喜欢。它写了一个鼓曲艺术家跟她的几个徒弟之间的生动故事。改革开放后,外国的文化,包括通俗唱法都进来了,对古老的鼓曲、鼓书的冲击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原来的演员要思考鼓曲艺术怎么生存、怎么发展?要考虑怎么重新争取观众、博得观众,重塑鼓曲原来的辉煌。这反映的不仅是鼓曲的困境,也是当时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写照。剧中的柳絮飞一方面要参加剧团的演出,另一方面还要参加通俗歌曲的演唱,那样她能得到一些报酬。她后来碰到贝克,贝克还想帮助她到国外学习音乐。现在写的这个人物完全是为了感情,能不能把柳絮飞面对鼓曲的矛盾,一方面想继承、想发挥,另一方面又感觉没有市场,而从她的内心挖掘出更多、更深的矛盾?她后来碰到了修鼓的老人,又很快就回来了,她说对原来中国鼓曲的传承不愿意放弃,似乎也有些简单。在这一点上,可以从人物的内心矛盾上着力加强。

  柳絮芳这个老人也显得有些单薄。这个戏总体上非常好,但是还需要提炼。这杯美酒很香醇,不过现在像一杯清酒,还没有到浓烈的状态,要让这个酒更浓烈一些。曹禺写《雷雨》,他就在人物关系之间找状态,这些技巧还是可以借鉴的。要力争使这个戏成为精品。而精品,就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技术精良。要从精深、精湛、精良

  这三个方面去考虑,将来制作上也要更精良一些。我对这个戏充满信心,这个戏成为精品,我看大有希望!

  最后我给这个戏送上几句打油诗:北京鼓曲名远扬,曲韵悠转万古长。一鼓一琴走天下,又说又唱跨重洋。天涯海角新路探,异国他乡知音藏。并蓄兼收承传统,创新精品永流芳!

  冯亚(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文艺评论家):

  一、关于话剧《曲韵钟鼓楼》

  这出戏巧妙地将具有北京特色的京韵大鼓、钟鼓楼和一家人联系在一起,由北京人、建筑、艺术构成了一出好戏。由小见大,宣扬了中华传统艺术。编剧李东才有深厚的曲艺功底,与编曲马小祥新创作的主题歌《钟鼓楼》苍凉豪壮,作为剧中柳派大鼓的代表曲目完全被人接受,并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和深化剧情的作用。剧中所配的京韵大鼓音乐也都是名段,如《丑末寅初》等。置身于剧场,也深深地体验了京韵大鼓的艺术魅力。

  人物塑造方面,郎明最为丰满,生动表现了一位普通艺术工作者的北京市井生活。柳世芳和贝克两个人物较为单薄。柳世芳更像是普通的犟老太,缺乏老艺术家的气质。对贝克与柳絮飞的婚姻交代不够清楚,他是爱慕她的美貌,还是中国传统艺术,还是钻了她婚姻的空子?他在法国是什么身份?柳絮飞到法国后出现的种种不适应是否影响了他们的婚姻?贝克对柳絮飞一味地迎合,没有任何反抗或争议,似乎不符常理。这方面歌唱家龚琳娜(演唱《忐忑》)和她的德国丈夫老锣(创作《忐忑》)的经历值得借鉴、参考。

  建议:此剧更多强调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如果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当柳絮飞经历在法国的生活之后,她对中西文化差异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她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也会有更多的想法。她再回到中国,不应该是简单的继承鼓曲,而应该是在更高的层面传播、发展这一传统艺术。郎帅也可以设计成在诸位长辈的帮助下,探索出鼓曲与时尚的结合,走了雅俗共赏的路子,成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眼球的曲艺明星。

  另,如有机会打造升级版,建议再铺排一些具有京味的场面。

  二、关于东城区戏剧文化

  1、东城区在戏剧编创、演出、场馆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效。目前,关于戏剧的普及工作还做得不够。政府采购、低票价在执行方面还需要充分地调研和论证。另外,戏剧走向基层、走向学校的工作似乎还有待加强。

  2、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一部艺术作品的流传需要数量的支撑。《曲》剧在2015年共上演15场,这对于打造精品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上演50年几乎从未间断,逐渐打造出了中国芭蕾舞的品牌。所以,艺术精品是需要时间打磨和政府不断地支持的。

  赵雷(东城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兼戏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承蒙李东才先生相邀,我在风尚剧场观看了由他为东城戏剧家协会量身编剧、由孙哲导演执导的话剧《曲韵钟鼓楼》。我有感于该剧质朴、洗练、简约,沉而不滞、哀而不伤的戏剧品格,以及以柳派京韵大鼓世家三代人在如何坚持与守望、继承与弘扬民族鼓曲艺术时所形成的意识代沟、动向抉择、行为冲突、思想挣扎与内心自觉,并最终“破鼓重修,散家重圆,凋业重兴”的主题思想,认为该剧在表现倡导弘扬优秀民族传统艺术方面,不仅极具现实意义,而且也勇敢地触碰和揭示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直至当下的民族传统艺术的从业者、守业者、传业者和承业者的现实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窘境,并以“鼓曲”作为切入口,一管窥豹,折射出更为众多、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民族传统艺术生存现状与众生百态。这部戏直面淋漓,不避颓唐,正视自我,观照人生,于“润物无声”中,呼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总之,这是一部警世醒人的好作品,又具备深度挖掘和修改提升的良好基础,甚至还有据此改编成一部同名北京曲剧的潜质。在此表示祝贺!

  修改建议:1.建议剧中人语言再贴近当下的时代特点,可以再鲜活与生动一些,包括考虑使用社会流行用语和网络热语,并结合起一些有关联的新闻时事,以表现出应有的时代气息;2.剧中柳派大鼓世家三代人柳世芳、柳絮飞、郎帅的传承焦点,是否可以集中围绕一部鼓曲作品或一个鼓曲演唱技巧敷衍铺排开?柳絮飞离家出国后,柳世芳主动肩负起传授郎帅的任务,但终因年迈体衰而力不从心,传授任务面临瓶颈。正当此时,柳絮飞回国归家,探母认错,并亲炙郎帅,使之突破瓶颈,传授任务才得以继续。舞台上下和剧作内外也随之释然、欣然;3.郎明与辛丽燕,柳絮飞与外国人的情感关系,我以为不宜逾越原有关系,否则全剧结局会给观者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也破坏了“大团圆”式的美好结局。

  总之,这是一出很有特色又很有潜质的好戏。我最后用两句诗文作为总括也作为祝贺:再清灵眸识瑰宝,重圆家鼓觅归根!

  宋德全(国家一级演员,东城曲艺家协会主席):

  我们东城文委和文联的同志们能和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有这样一个座谈会,我感觉本身就是一个良好合作的开始。因为我们打造“戏剧东城”,区委区政府、一些职能部门,可以更好地利用东城的戏剧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戏剧氛围,为方方面面对戏剧有要求的作家、戏剧家、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文委也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让东城的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惠民享受。

  今天到会的各位都是戏剧界的前辈,都是国家顶级的专家,都有非常丰富的戏剧经验,我是非常敬佩的。能跟这么多的戏剧专家们在一块,很荣幸。十三五习主席首先强调创新,区一级的文化发展没有专业级的创作队伍,但是又要有活动,只能是以创新的模式,依靠文化公司、依靠社会资源的艺术家们进行创作。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可能将来还能够走出一个新的模式。

  东才老师一直从事艺术创作,为东城服务,写了不少多种形式的好作品,我也一直特别敬佩他。尤其是《曲韵钟鼓楼》这个剧,分量更重,成果更显著。这个剧在区内外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区政协会上,很多人都在谈论它。这个剧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它探索出的这个路子是正的,是很有价值的。当年老舍先生写茶馆的时候,也是为了宣传《宪法》,也是焦菊隐先发现了其中《茶馆》一褶非常经典,发掘出来,才成了经典。这需要作者、导演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把这个剧进一步打造得更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东城有优良的戏剧传统,搞戏曲的、说评书的也都在东城这一块。我想呼吁区委区政府,既然有要打造“戏剧东城”,能不能建一个“戏剧东城创作基金”?将来让那些有志于新剧本创作的青年才俊们能够申请这样的基金,让它走上一个市场的良性循环。免得我们的艺术家、创作家们为了创作、为了剧本搬上舞台,这么苦恼。既然要打造“戏剧东城”,文联、文委将来跟市政府申请一部分资金,包括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专家们,接触的面辐射全国,能够把全国更好的剧本在别的地方不能登上舞台的,我们给予支持,让他们在我们“戏剧东城”这个舞台上能够展现出来,我感觉这也是我们打造“戏剧东城”品牌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另外,我们应该格外重视这些专家们的作用和意见。我们文联也好,文委也好,要跟他们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建立起很好的沟通渠道。将来我们要弄什么剧本了,就可以请这些专家帮助我们论证论证,除了艺术价值评估,还要评估这些剧本能不能赢得市场,能不能有商业价值,能不能占领市场,能不能在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当然政府打造戏剧跟一般公司还不一样。公司不挣钱不行,人家没有那个义务。而政府则必须两相兼顾,标准也要更高。东城区政府能够在多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打造“戏剧东城”这个口号,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应该感到这是一件盛事。我们还应该与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这些专家们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展开多层次的探讨。比如在新形势下我们的艺术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如何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繁荣创作,多出力作,在东城这块土地上团结更多的文学作者,逐步从高原走上高峰,真正把我们“戏剧东城”这个品牌打造好!

  王富国:刚才大家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就东城区戏剧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我们“戏剧东城”的提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第二是对东才老师的《曲韵钟鼓楼》进行了评议,说的还挺尖锐。下一步东才老师还得下力气改一改。我觉得今天这个会开得非常成功,各位先生也非常辛苦,87岁的颜老师一直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朴区您给我们说几句?

  朴学东(东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今天我是来补课的,而且刚才富国主席也说了,文化委和文联全程对刚才各位老师的讲话、大家的评审意见进行了摄像,我和我们文化委没有参会的同志,回头要认真地把大家的讲话、发言和指导意见,进行补课。我今天来,也是一定要跟大家见见面,表达一下我的意愿。我讲的不针对大家刚才的发言。要不然说,朴区太有点太端架子了,我们各位讲完了他来胡说八道。

  我也特别诚恳的跟大家道歉,因为今天下午是区纪委的会,而且会上有我的职责,所以没有脱开身,对各位的真知灼见我一定补课。我来主要是表达对各位深深的感谢。

  “戏剧东城”的建设,在座的很多老师多年以来一直对东城区非常的关心和支持。刚才富国同志介绍的时候,我一看,有一半的老师我都认识,都在我们东城区的文化工作和戏剧工作中给予过非常多的支持。在今年开年之初,我们的张家明书记、李先忠区长就非常重视文化工作,反复强调在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非首都功能区的疏解过程中,文化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我们着重打造首都文化的功能。家明书记做了大会发言,反响非常热烈。宋德全老师在会上发言,代表了艺术家们的愿望。区委区政府一定会吸纳大家的意见,更好的在“戏剧东城”建设和“文化东城”建设过程中落实好。

  第二,向各位汇报一个情况,2016年东城区将完善我们已经有的一个组织,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这个工作委员会是在老东城,大概是在80年代末成立的。后来我们这个东城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更多的设在区里面的各个部门、各个街道办事处。家明书记和先忠区长确定在2016年吸纳更多的社会文化工作者,加入到东城区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还要邀请大家座谈,让大家提建议,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融入到东城文化的建设中。今天我也诚恳地代表书记、区长发出邀请,到时候我们东城文化工作座谈会邀请在座的专家参加,也希望大家将来能成为我们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的一员。

  第三,给大家介绍东城区文化委的工作调整,李承刚主任大家也很熟悉,他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但是他工作的时间也相当长了,任满十年了,根据我们十年工作以后就得交流任职的原则,他即将就任东花市的街道工委书记,由现任的文化书记王伟东同志当我们东城区文化委主任。因为很快就宣布了,今天也就借此机会,我向各位做一个介绍。下面给他们几分钟,先请李主任说几句。

  李承刚:我衷心感谢各位艺术家对“文化东城”工作的支持,也衷心的感谢各位的帮助。到东花市以后,我也会把东花市的文化工作做好,也希望各位艺术家帮助我们东花市,在文化方面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目前我们也在打造一个《冬之旅》话剧,也希望大家到一定时候前来指导。

  王伟东:刚才参加了一下午的座谈会,听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曲韵钟鼓楼》剧目的分析,包括对东城区的戏剧创作提了很多的真知灼见,我听了以后非常受启发,也非常受教育。下一步一定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把东城区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我们发展的动力。下一步也要专程地去学会拜访,看看还有什么合作的项目?也请各位专家、学者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朴学东:特别感谢各位,我最后这句话还得落在《曲韵钟鼓楼》上。因为今天我们座谈的是《曲韵钟鼓楼》。特别感谢李东才老师不仅对很多北京的文化深度挖掘,还通过这样一个载体,让它呈现给我们的观众;更感谢李老师今天费尽心血把各位专家请来。这个研讨会是头一回,以后没准儿还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研讨会。有了大家更好的建议,这个剧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观众,以后我们再一起为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