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体制下的悲情表述

发布时间:2024-03-12 14:55:59 中国文化网

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加快工业化建设,国家一方面运用行政手段,如通过强制性粮食统购统销和工农产品剪刀差,将农业剩余转化工业积累;另一方面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维持资本密集型城市大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城乡有别的户籍治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被沿袭下来,尽管一些地方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但这些改革因为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福利等诸多因素,需要支付的社会成本较高,进展还不大,因而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水平事实上的不平等还未根本改变。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两种不同资源配置制度,导致了两种体制下居民生活的差距。

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获得了发展,大量内地农民上田,离家谋生。农民进城工作叫作农民工,虽然工作的权利得到一定的保障,但却经历了诸如欠薪、暂住证、户籍、社会福利、子女教育等问题的深刻困扰。在城市管理者或政府看来,农民工就是临时的、廉价的、耐劳的劳动力,淡忘了农民工对城市社会上生活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以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了,还没有解决农民工身份、户籍等问题。于是千百万农民只能像候鸟一样,春节前回家,春节后出来,形成了巨大的“钟摆式移民”,形成了所谓的“民工潮”,也造成了目前中国南方的“民工荒”。他们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却无法享受到所在城市的公共资源,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社会问题。

我关注这种社会现象,因为从某种意义讲,我也是农民工之一。但写这篇文章,是谈欧阳杏蓬的散文集《广州读本》,因此,言归正传。欧阳杏蓬是来自湖南永州在广州生活的农民工作者,已经出版过一部散文集《以孤独的名义》。散文通常不为现代人所重视,他写得好,写得不好,都毫无例外的沉没。虽然如此,欧阳杏蓬并没有放弃,而是笔耕不缀,在异乡陌地坚持着写作。他的工作跟写作没有多大的关联,他近年一直做项目策划,在策划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或所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他的写作。现在,他把他记录在广州、潮阳、深圳生活的文章集合成册,名曰《广州读本》,准备出版。《广州读本》,顾名思义,是描写作者在广州生活的文学作品。欧阳杏蓬在写作时,很注重题材的选择、语言的锻炼和写作的视角,思想独特,不人云亦云,语言精致,有诗歌的质感,表达准确,结构自然,获得了相当多读者的喜欢。

作为农民工,欧阳杏蓬对二元体制下的生活有切身体会。我曾经看到过风凰卫视对欧阳杏蓬的采访,他对凤凰卫视记者说,其实我们没有过高的要求,没有奢望所工作的城市把我们和当地人一样一视同仁,我们只希望我们的子女,能有象当地孩子一样,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这一代人是探索者也是牺牲品,但城市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最终依赖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父辈努力半生,也许换不来一丝话语权,但这个城市的美好明天靠的是那些本地和外来工的子女们的共同努力,希望他们不再有隔核,能真正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的迎接生活和未来的挑战。作为70年代人,我理解欧阳杏蓬心中的忧虑和焦急,这一代人的孩子,正做着留守儿童,一边面临着生活的考验,一边挑战着教育。如果现在能为农民工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将为社会的发展消除相当多的隐患与问题。

欧阳杏蓬在很多文章里,都描写过户籍问题带给外来工的深刻心理阴影,其中代表性最强的是《深圳 :一条大路上的海阔天空》和《在世俗与诗意里的天河棠下》。在《深圳 :一条大路上的海阔天空》中,欧阳杏蓬写道:“那些日子我没有暂住证。我清晰的记得在深圳宝安某个镇某个出租屋,门都快被踢烂的时候,我们三个大男人都不敢吱声,而且尽量想像老鼠一样躲起来。门被踢出了一个窟窿。我们没反应,他们相信了,那屋子没住人,或今夜没住人。他们走了,我们的心才放下来。黑暗里,我相信我们三个的手心里,都是汗。我们没有犯罪,我们干干净净,却没有人理会这些,他们只要暂住证,或者办暂住证的钱。”在《在世俗与诗意里的天河棠下》又是另一种情景:“我当时在大周末杂志社工作,住城中村,对面即使是治保会。治保会的楼不高,却让我心有余悸,2001年的一个春晚,我被两个制服人员夹着带进去过,与数百人混杂在一起,为办暂住证,打电话四处求钱。那场景,犹如一次世纪灾难。”

《广州读本》不仅融入了作者的真实情感,也对城市地理、城市生活、农民工生活做了独特的描述,写出了真实而又细腻的心路历程和灵魂深处的冲突,写出了他对城乡二元体制的焦灼,写出了他面对现实的内心的认识与迷惘、进取与徘徊、拼搏与矛盾,重要的是令人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我读过《广州读本》以后,《广州读本》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作品题材丰富,涉猎广泛。作者将文集分为了“触摸广州”、“城里生活”、“我在潮阳”、“我在深圳” 和“家在路上” 五辑。其中,有对广州城市的直接描写,如《石的羊》、《天河北路》、《非记忆的新市墟》、《在世俗与诗意里的天河棠下》等,也有描写广州生活的篇章,如《物质性生活》、《244A》、《雨落如注的那个五月》。另外,有对打工经历和生活的直接素描,如《一个人的流浪》、《深圳   一条大路上的海阔天空》、《广州十年》、《城市,人间的石头雕像》、《大城小命》等;有的写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反思,如《我们要看好自己》、《谁在看你》、《生活的梦》等,还有对身边的人的关注,如《天桥底下的背影》、《我们在底层》等。

二是作品观点独立,情感内敛,带着作者鲜明的个人色彩。《广州读本》充满人文情怀和生活反思,有感而发,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比如,散文《我们要看好自己》中作者对绝望的体验;散文《天桥底下的背影》对弱者的关怀与同情,以极具力度的词句表达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深圳   一条大路上的海阔天空》写出了作者落魄不消沉的胸怀;《广州的味道》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客居他乡城市的体会;《你的忧郁我的魂》表露了在千里之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在乡村的孩子思念。《2010,在广州安居乐业,养猫喂狗》写了作者新的期盼。而这些文章汇集起来,表达的意思与思想是一致的,前行的方向清晰,而时间却那么漫长。面对现实,作者用一管笔在诉说一个农民的感悟,深刻处,一样令人动容落泪。

三是作品具有一定的穿透力,有诗的质感。欧阳杏蓬既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也是一个有文化的农民工,他一直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用有距离的眼光来近身观察一个城市,新的感觉出来了,《坐在城市的窗户边》、《广场随想》、《城市:从庙宇到坟场》《三百年后我会回来》等篇章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那种对城市的描绘,对生活的忧虑,对未来的希望,对人生的咀嚼,令读者发现一种在身边却被忽视的一种人的生活状况。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农民工,我们熟视无睹。而《广州读本》令你再也无法逃避,我们得想,得为他们做一些什么了。

欧阳杏蓬用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在《广州读本》里呈现出了文本的魅力,展现出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 改革开放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的巨大人口流动是中国社会结构性变化之一。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了7000万;而到本世纪初期这一人数剧增至1.4亿,差不多占中国人口的一成以上。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重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因而,我相信,《广州读本》出版后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