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雾霾最怕各说各话

发布时间:2014-08-18 17:38:54 中国文化网

 

  环保部通报,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都出现灰霾,波及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该面积已比得上去年元月全国出现的严重霾过程。此次霾过程要一直到2月27日才会彻底结束。不过,环保部相关官员表示,经过去年大气治理措施展开以及各省开始采取应急措施,此次霾的程度可能不会比去年更严重(2月23日《新京报》)。

  花了那么大心思,给了那么多重视,投入那么多资金,仅仅还只是“可能不会比去年更严重”,对此实在是笑不起来。而且,治霾依然要“天吃饭”,仍然只能等“好雨知时节”,更是让人笑不出来。

  进一步讲,或许这场雾霾可能不会比去年更严重,但雾霾并不是只有这一场。往年的雾霾多形成季节变换时,但从去年以来发现,雾霾出现已经不分季节、不讲情面,而且间隔期越来越短,有时刚好转两三天,又进入新一轮雾霾期。因此,即使风吹走了这场雾霾,谁也不知道下一场雾霾何时再起,还不知道下一场雾霾重还是不重。更重要的是,即使不会比去年更严重,也是人们不能承受的。

  对雾霾再重视都不为过。这种重视,不只是哪一方面,而是指向所有人;不只是口头表示,而是指向所有行动。一言概之,治霾需要形成合力∩现在看到的,却是各说各话甚至互相指责,而后我行我素。以公权领域和公共领域为界限,这一点看得特别清晰。比如,公权领域,老是纠结并且提倡少开车、不开车,甚至要反思并且改进传统做菜方式,可是公车照开、没见明显减少;产业转型说了不少,但污染依旧;许多污染企业活得好好的,关停并转遥遥无期。公共领域,很多人一边骂着雾霾,一边照样开着车,在消耗资源、制造污染上,并不比以前少。这就是一种各说各话。

  治霾需要群策群力,可现在,各个部门都把责任推卸给别的部门。或许在口头上也承认合力重要,但在事实上,却有意无意忽视自身的责任,都在要求别人承担更多责任。这是一种典型的“公地悲剧”,虽然人人都对雾霾深恶痛绝,但一旦涉及自己也就高抬贵手,一旦需要自己付出也就装聋作哑。由此也造成了工厂烟照冒、汽车油照烧、工地尘照起。任由各说各话下去,只会造成相互指责,加大群体隔阂。

  到底是工厂更重要还是车辆更重要?到底是公权领域更重要还是公共领域更重要?这可以在技术上进行探讨,但不应该成为治霾心结。雾霾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并不是哪一方面单纯作用所致。这就好比一场考试,有两道题,在分比上到底是五五分、还是五五对四五分,可以科学探讨;但要想及格,单做哪一道题也不行;要想拿满分,只有两道题全对。治霾也是如此,在学术层面可以探讨工厂和车辆、公权领域和公共领域谁更重要,但要想恢复蓝天白云,决不能厚此薄彼。只有两者都努力发力,才能取得治霾成功。

  防治雾霾就怕各说各话,最怕说得多做得少,说别人多自己做得少。当下最重要的是人人奋起、个个努力,形成治霾的合力。网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治霾同样如此。

延伸阅读
a04-正文-广告01